【时代新人强国行】青筑科普:以青春之行点亮科学之光
发布时间:2025-09-10 | 来源:团委 | 作者:张乐 | 浏览量:
科学普及是关系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服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基础。今年暑期,中石大40余支暑期社会实践团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广泛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与科学普及实践,促进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以青春之行点亮科学之光。
追寻榜样足迹,弘扬科学精神
地球科学学院“大地之光・地蕴青疆”暑期实践团暨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以“文化润疆・科普支教报国行”“执教天山·银龄教师育栋梁”“长期建疆・屯垦戍边卫国责”为主题,三线并行赴新疆库尔勒市、克拉玛依市与石河子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开设“‘天山净泉引’——净水装置组装实验”“‘努力向学 蔚为国用’科学家精神宣讲”等地质科普与科学实验课程,解读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当地中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勇攀科学高峰。
校团委“青筑科普”社会实践团科普支教、助农双发力,深入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北京市昌平区乡村与街道,开展多场以科普下乡、科普支教、科普助农为核心内容的绿色科普系列实践活动。实践团积极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大学生讲‘大先生’”科学家精神宣讲,将绿色科普与多项国家主题行动紧密结合,举办了5场环保科普主题夏令营,吸引超过300名中小学生参与。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星火传炬,炬光同行”社会实践团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刚察县,开展以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与践行“双碳”目标为核心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参观“两弹一星”研制基地一分厂旧址和“两弹一星”纪念馆,全面了解“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艰辛历程、重要意义以及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努力;前往海晏县海湖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两弹一星”及“双碳”主题宣讲,与社区居民重温核武器发展历程。
播撒科学火种,启蒙未来英才
经济管理学院“三叶萌芽南华行”以“地学科普”为主线,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以“地球结构大揭秘”模型演示与岩石辨识课程点燃孩子们的好奇;通过化身“地球医生”探究火山喷发、地震奥秘的动手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地球的磅礴力量;设计“小小地质博物馆”实践课程,带领孩子们深入山野湿地,在层理岩壁间解读“地球年轮”,在岩石与植物的共生中感悟自然智慧;组织穿越时空的禄丰恐龙博物馆之旅,让亿万年的生命演化史触手可及。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我是蝶报员”蝴蝶监测社会实践团前往江苏南京、徐州、苏州、连云港等多地开展青少年科普工作。实践团在各市蝴蝶监测负责人的带领下,采访了十余位长期进行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对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实践团与基层社区暑托班联动,在十余个社区开设“蝶舞‘石’光”科普课堂;实践团还前往多所中小学校参观学习并开设讲座,鼓励同学们走进自然、学以致用、收获成长。
校团委“源创课堂”实践团参与云南省南华县暑期科普夏令营授课,自主设计光电一体小车并解决无光运行问题,以“视频解析+互动问答”授课模式串联能源知识与汽车发展脉络;设计动手操作环节,拆解拼装步骤,耐心指导能源小车拼装,根据学生兴趣偏好进行针对性讲解;组织学生前往“一途鹅·两旗海”生态湿地公园开展户外教学,通过太阳能小车互动实验,引导青少年观察可再生能源转化过程。
扎根社区基层,普惠科学新知
石油工程学院“油Young青年”志愿服务队连续五年赴保定开展实践,打造“科技点亮童心”系列课堂,设计红色教育、能源科普、推普反诈、科技启蒙、艺术素养、心理普法、体育运动等七大板块28节趣味课程,将油田实际生产难题转化为可触摸的3D模型与趣味实验,让抽象知识“看得见、摸得着”;带领希望小学学生走进北京高校、企业展厅与博物馆,大学生党员与孩子们结对相伴、共同成长;录制“同上一堂能源课”微党课,以党建引领科技服务的真实故事,传递能源报国的使命与情怀。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青系油缘 筑梦乡振”实践团在喀喇沁旗农牧局支持下,围绕炭疽病、布病等动物源性传染病防控及农牧机械安全操作知识,开展系列科普宣传,深入乡村分发图文手册,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互动”模式,通过方言解读、实物演示等方式增强内容可读性与接受度,耐心解答“病畜接触后就医时效”“机械卡壳应急处理”等村民关切的问题。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的风险防范意识,推动科学防控理念融入日常生产生活。
地球物理学院“童心润夏:开启地心探秘奇妙之旅”实践团携手城南相伴、世涛天朗社区及介山书店,以三种特色活动为载体,策划趣味科普内容,设计多种互动型游戏,用生动有趣的形式为社区孩子们打开科学之门,积极搭建青少年走近地球科学的桥梁,推出“地心探秘站”系列科普实践活动,打造“家门口”的科普,有效拓宽青少年科学视野,引导青少年沉浸式学习地球科学知识。
脚下是广袤土地,肩上是时代使命。中石大青年学生在“行走的思政课”中读懂中国、热爱中国、奉献中国,在生动的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新征程上吹响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奋斗的号角。
(编辑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