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地蕴厚德·学脉铸魂”协同育人联盟成立仪式暨立德树人院系综合机制改革试点交流研讨会在中石大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落地见效,9月19日,中石大地球科学学院联合行业高校院系、能源企业、地方共建单位、中小学校等三十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地蕴厚德·学脉铸魂”协同育人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并组织召开立德树人院系综合机制改革试点交流研讨会。

9月19日上午,立德树人院系综合机制改革试点交流研讨会在中石大主楼C304举行,深入探讨协同育人联盟运行机制及立德树人综合改革核心问题。副校长黄磊代表学校向参会的单位负责人和代表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了学校历史和事业发展情况,以及立德树人工作取得的成效和未来展望。

会上,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尹蛟和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学工组长刘佳欢分别以“立地解民生 顶天治学问 铸就强农报国思政引领力”“‘催化·赋能’一体化育人思路,构建新时代立德树人‘四段三阶’工作模型”为题进行了立德树人综合机制改革试点院系典型经验分享。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钱烨分享了学院在“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引领下构建的融合共享、协同创新地学野外实践育人体系。成都理工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付婷婷介绍了学院的育人目标及以此建立的“三全育人”培养体系:全员育人“3效应”、全过程育人“3周期”及全方位育人“3高地”。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回龙观学校副校长古天从基础教育视角分享了中学与高校协同育人的探索成效。

会议共同讨论、审议通过了“地蕴厚德·学脉铸魂”协同育人联盟建设方案。各单位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并加入“地蕴厚德·学脉铸魂”协同育人联盟。交流发言环节,与会代表达成一致意见,在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的大背景下,在行业特色高校里学科相近的院系层面开展立德树人综合机制改革的合作与探索十分必要,未来将按照联盟的建设方案共同破解思政工作的难点和堵点,携手拓展立德树人综合机制改革的新路径、新机制,为推动高质量育人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交流研讨会结束后,各单位代表一同参观了“勇担时代使命  矢志能源报国”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展厅。

“地蕴厚德·学脉铸魂”协同育人联盟成立大会在中石大主楼C308举行。成立大会由学校副校长黄磊主持。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单位参会代表参加成立大会。

学校党委书记王同奇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助力学校人才培养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王同奇表示,发起成立协同育人联盟,主题鲜明、恰逢其时,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的积极行动和有益探索。他提出了三点期待,一是构建“多元协同”同心圆,汇聚时代育人新合力。二是共绘“四维发力”一张图,打造地学育人新范式。三是共筑“能源报国”强基路,彰显地学育人新价值。他指出,今天的会议既是联盟的起点,更是携手前行的新坐标,期待以联盟为纽带,把育人初心化为四方合作的动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筑牢“地学根基”,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贡献“能源力量”。

中石大地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姜福杰介绍了学院立德树人改革试点推进情况,学院形成了基于学科特色的“12345”育人模式,在实践中破解了机制、融合、效度、能力四大难题,并构建了“思政红+专业蓝”实践育人共同体以及“红蓝双驱,四链贯通”的协同育人路径。他表示未来联盟单位将聚焦破解价值引领孤立化、校企协同碎片化、教育资源分散化及评价体系单一化四大核心问题,同心协力完成党建引领、实践育人、文化浸润及机制创新四大核心任务。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吴仕强表示,专委会作为友好的合作单位,将以切实行动从“共建全国性行业竞赛,储备创新型专业人才”和“搭建交流平台,共创优良学术生态”两个方面全力支撑联盟建设与长远发展。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国家级人才王克文分享了“平台共建、技术共研、人才共育”的校企协同实践认识,表示将以联盟成立为契机,发挥企业研究院所的优势,着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格局,有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发展。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教培中心副主任李峰介绍了该公司在与中石大的长期校企合作中所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并对联盟各单位间进一步合作表示期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承金倡议各高校打破学科、资源壁垒,共享优质课程、实践基地与育人标准,并呼吁企业、学会、政府等多方持续发力,共同构建“共生、共育、共赢”的育人生态。

中石大地球科学系1993级本科校友孙卫分享了在校参加野外实习时共同跋山涉水的经历,他从中深刻体会到了“实践是地质人的生命线”。他以个人名义向学校和学院捐赠100万元人民币,支持“地蕴学脉”实践育人工作,希望捐赠能够像榕树一样,滋养一片土壤,让地学教育根深叶茂、生机盎然。地质工程专业2001级本科校友郭昊代表本科班级全体学生向地学院捐赠“地蕴学脉”实践育人基金20万元,2001级本科班级全体学生希望通过这份捐赠,助力学院打造更加优质的育人资源平台,让地质精神薪火相传,也推动更多校友关注并参与母校的育人事业。

成立仪式上,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共同点亮“地蕴厚德·学脉铸魂”育人之树,见证联盟正式成立。

9月19日下午,地球科学学院组织参会代表前往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开展“‘思政红+专业蓝’——行走在山川大地上的‘大思政’融合课”展示环节。课程由中石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姜林宏和地球科学学院教师高岗讲授。高校代表纷纷表示“融合课”有效实现了“思政红”的价值引领与“专业蓝”的知识传授深度融合,拓展了学科内涵与外延,为推动跨学科协同育人提供了重要实践路径。学生们反映,“融合课”生动而深刻,带着大家跳出书本、看见现实,在“融合课”上不仅掌握了从地质科学的视角分析地貌演变的专业能力,还更加理解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天天色天天(华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安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15所高校的相关学院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职工教育培训中心、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智慧油田事业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研究院、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7所能源企业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作为首批联盟成员,北京八达岭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中心及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回龙观学校、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北京市三十五中学4所中小学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以及中石大校友等参加本次活动。

“地蕴厚德·学脉铸魂”协同育人联盟旨在构建深度融合的校企地多方协同育人体系,形成覆盖大中小学、贯通产学研用的育人共同体,共同实施“地蕴厚德”思想引领行动、推进“学脉铸魂”文化沁润行动、强化“红蓝双驱”实践提质行动、深化“大思政”机制融合行动,为推动教育理念、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贡献协同育人新范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教育强国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联盟未来将以建设方案为总体依托,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实行主席轮值制度和秘书处运行机制,由轮值主席单位牵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组织联席会议、打造联盟年度品牌活动等,持续推动联盟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合作、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


(编辑  李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