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时代新人强国行】中石大 “星火传炬,炬光同行”实践团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开展社会实践

7月中旬,中石大“星火传炬,炬光同行”社会实践团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刚察县,开展以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与践行“双碳”目标为核心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海晏宣讲忆峥嵘,双核并进探新路

实践团前往海晏县海湖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两弹一星”及“双碳”主题宣讲。通过宣讲,实践团成员们和社区居民共同重温核武器发展历程,传递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期间,团队成员就社区垃圾分类实施现状与环保减排举措采访了社区负责人,收集整合相关资料,编写了新形势下社区治理可行性分析报告,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

赤子情怀映青山,楷模精神践于行

实践团来到海晏县时代楷模纪念馆,聆听了青海省原副省长尕布龙同志“牧民省长”的感人事迹。尕布龙创办无偿提供食宿与帮助的“牧民店”,解决牧民求医问药的后顾之忧,退休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中,带领群众累计植树造林3.75万亩,栽植苗木近3000万株,创造了成活率高达80%的生态治理奇迹。团队在纪念馆内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仪式,成员们表示将持续深入学习楷模事迹,将感悟转化为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

旧址无言忆往昔,星火砺志铸国魂

在“两弹一星”研制基地一分厂旧址和“两弹一星”纪念馆,团队成员追寻奋斗足迹,感悟崇高精神。旧址内保存的“青海第一台电梯”实物,以及墙上醒目的“安全第一”警示标语,让团队成员对特殊历史时期科研工作的严谨与不易有了切身体会。在“两弹一星”纪念馆,通过史料和文物,成员们了解了“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艰辛历程、重要意义以及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努力,深刻理解了“两弹一星”精神内核,进一步坚定了科技报国、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

青山作答践双碳,三链协同启新程

实践团赴刚察县黄玉集团开展调研。在总部座谈会上,团队听取了集团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系统性规划,实地考察了三大标杆项目:供热公司“煤改电”清洁供暖项目采用高效热泵技术,实现单季减排二氧化碳1500吨,惠及千余户居民;藏羊牧场通过“划区轮牧+粪污资源化”模式平衡畜牧产出与草场保护;近万亩退耕还林生态农场通过披碱草固沙与沙棘林栽植,显著提升区域碳汇能力。

煤改电全面转型,焕新暖守护高原蓝

实践团抵达玉馨供水供热厂,考察公司实施的“煤改电”清洁供暖项目。厂区负责人阐述了转型背景与进展。实践团了解到,目前,全新的电锅炉厂房及配套设施已建设完成,计划于今年9月供暖季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从“燃煤”到“用电”的全面转型。通过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清洁能源技术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价值。

绿野作答织锦绣,点棘成金富民生

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刚察县退耕还林生态示范区呈现勃勃生机,连绵的披碱草如绿色地毯覆盖昔日沙地,橙红的沙棘果缀满枝头。这片近万亩的生态农场,正通过“草灌结合”的智慧模式,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披碱草就像大地的‘生态针脚’”,黄玉农垦集团董事长李小龙向实践团介绍,“其植株密度达30丛/平方米,年固沙能力超8万吨,为后续林木生长奠定基础。”

酥油茶香话变迁,轮牧点绿绘新卷

实践团走进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走访习近平总书记曾看望过的牧民索南才让一家,开展“探访新牧区·感悟新生活”主题调研。团队成员与索南才让一家围绕生活变迁、子女教育、清洁供暖、生态牧业等话题展开交流,记录牧区在“双碳”背景下的发展新貌。访谈后,成员们走访牧户院落,实地查看分布式光伏设备、电取暖装置使用情况,并记录相关应用数据。在牛圈旁,索南才让介绍:“现在我们搞‘划区轮牧’,保护草场不退化,羊也养得更好,草也不乱啃。”通过实地走访交流,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现代农业技术正悄然改变着牧区传统生活方式。


(编辑  王以静、刘晓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