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中石大举办2025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季系列活动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关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部署,中石大在4月至5月组织开展了以“美润心田,AI育未来”为主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季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化、创新性的活动形式,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实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

强化专业引领   夯实朋辈支持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能力提升相结合,着力打造心理委员队伍“前沿哨兵”作用。4月,学校启动第二届心理委员技能大赛,大赛通过“理论考核—情景模拟—实战演练”的立体化模式,全面考察心理委员的问题识别、危机干预及朋辈辅导能力。经院级初赛、校级复核筛选,共10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于6月5日举行,特邀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校外专家担任评委,通过工作展示、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等环节决出优胜者。

注重体教结合   促进身心协同

学校将体育运动作为心理育人的重要抓手,推动“以体强心”理念落地。5月7日,学校启动“多巴胺计划”团体拓展活动,以每日1小时运动为载体,通过趣味挑战增强团队协作与抗压能力,促进跨学院学生交流,同时也通过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直面挑战,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截至5月27日活动结束,共有超1.2万人次参与活动。同期举办的“运动赋能——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作品征集活动,通过征集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体育作品,引导学生感悟身心合一的东方智慧。

深化跨界融合   拓展育人载体

学校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通过艺术、科技与心理的跨界融合,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4月17日,《阳光照耀青春里》主题观影活动在中油大厦举行,影片导演、精神科专家与心理教师围绕“正视精神困境”展开对话,引导师生打破对心理问题的刻板认知。4月中旬,“AI心鸣音乐会”活动中,学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音乐作品,探索科技赋能心理表达的新路径;同期举办的“我与AI共读一本‘心’书”活动则通过AI互动阅读模式,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对话—实践”的心理自助闭环。此外,“画中有话——心理漫画征集”大赛引导学生在传统笔触的温度中寻觅人文关怀,在智能算法的张力中探索未来可能,以艺术为舟、科技为帆,让艺术疗愈心灵。

突出知行合一   筑牢成长根基

学校以竞赛与实践为载体,推动心理健康知识向行动力转化。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理学院联合举办“美润心田,成长蜕变”心理演讲比赛,选手们通过真实故事分享情绪管理与挫折应对策略;人工智能学院开展“悦心知旅”知识竞赛,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悦纳、自主调适的心理能力;外国语学院“导演人生——心理情景剧”比赛则通过角色扮演还原现实困境,引导学生“导演”自己的成长蜕变。

构建长效机制   深化育人实效

心理健康季期间,学校强化“校—院—班”三级联动,整合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等多元力量,通过讲座、督导、帮扶等形式精准服务学生需求。今后学校还将持续优化“AI+心理”教育模式,完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注入“心”动能。


(编辑  刘晓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