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师生: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精神,推进华北五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和资源共享,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华北五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决定继续举办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计算机应用、人文知识三项学科竞赛。
一、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l 参赛队要求
参赛对象为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各高校在读研究生、本科生以及专科生,年级不限,专业不限。每支参赛队伍中必须含有本科或专科学生队员。每所高校参加同一赛项决赛的队伍数不超过2支。每个参赛团队,指导教师1~2名,队员2~4名。
l 竞赛组织
本次竞赛由领导小组委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承办,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各省、市、自治区分别确定协办单位协助组织竞赛。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以及仲裁委员会,分别负责大赛组织管理、比赛规则制定与成绩裁定以及仲裁等工作。
竞赛共分为三个阶段:1.各校预赛;2.各省(市、自治区)复赛;3.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决赛。预赛阶段,各参赛高校须统一组织校级比赛,并根据参赛成绩择优推荐队伍进入各省(市、自治区)复赛;复赛形式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决定,并根据复赛成绩,按照参赛标准推荐进入决赛(省赛成绩不计入决赛);决赛由组委会组织,于北京线下开展。
l 竞赛时间安排
2025年6月—9月,各省(市、自治区)举行校及比赛以及省级复赛,并根据成绩组织参加决赛的队伍进行报名,报名方式请关注大赛官网(http://robot.bistu.edu.cn),另行通知。组委会对决赛报名情况进行审核后,公布报名结果。决赛时间:2025年11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决赛期间,参赛队伍的交通和食宿费由各参赛校自理,大赛组委会不另外收取参赛费用。
l 联系方式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陈佳男,010-80187174。
郑小博,010-80187169。
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太行路55号
电子邮箱:robot@bistu.edu.cn
网 站:http://robot.bistu.edu.cn
二、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
l 参赛条件
1.大赛面向华北五省(市、自治区)、港澳台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及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学生,由学生所在学校自行审核其参赛资格。
2.竞赛设立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高职本科须在二个组中选一)。
3.竞赛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队由2-5名学生组成,每校本科、高职报名队数各不超过10队。每队限报1个作品,每人限参加一个团队。每个参赛团队的指导教师不得超过2人。
4.参赛学生自由组队,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但不可跨学校组队。
l 时间安排
9月28日前:各高校负责人在大赛网站上填报本校参赛信息,已注册高校可使用原有的账号密码。参赛者根据要求完成作品创作。各高校负责人组织本校学生在网上报名,并导出报名表,经教务处签章后,通过传真、邮寄或发送扫描件之一的方式,发送到分赛区联系人处。提交后若要修改参赛队员信息,需要重新提交报名表。
10月8日—10月10日:各参赛队须在大赛网站上完成作品的调试、运行和最终的作品提交。
10月21日前:各赛区组织专家评审本赛区的作品,确定入围决赛的作品名单。
11月15日:决赛答辩(初定)。
l 作品提交
各参赛团队在大赛规定的日期之前,完成参赛作品所有内容的提交。逾期没有提交作品,视为自动放弃比赛资格。
1.网络提交:在大赛官方网站提交作品简介、软件创意设计文档、软件安装包(iOS作品可无安装包)和视频短片。
2.已经提交成功的参赛作品不能再修改。
3.作品界面元素可以从网络上采集素材或自行设计,如存在侵犯版权问题即刻作废。
4.参赛作品初评阶段,各参赛团队有义务接受专家工作组通过邮件或电话提出的关于参赛作品的创意设计文档及软件的质询。
l 联系方式
网站:http://bjcac.buu.moocollege.com
邮箱:bjcacbuu@163.com
QQ群:161444877
大赛秘书处设在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3A楼0109室
邮编:100101 联系人:张建国
联系电话及传真:010-64900334、010-64900100
三、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
l 组织方式
2025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分个人赛和团队赛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均采取初赛、决赛两个环节,具体组织形式如下:
(一)个人赛
1.总决赛选手
每个赛区经过赛区内部决赛选拔,选取前20名选手参加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决赛。
2.总决赛比赛环节
总决赛一共分为“笔试”和提交“创意文案”两个环节。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1)笔试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2)创意文案需要结合本年度竞赛主题“经典之光与时代新声”,针对中华文化及其典型代表中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用宣传创意文案的方式,展示你对事物或现象的理解、认识和设计,以让更多人看到、了解、热爱,并激发其积极投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建设的热情。具体要求是:
①可以主要选取音频(1—2分钟)、视频(1—2分钟)、H5(不少于6页不多于12页)中的一种形式来设计创意设计文案。
②文案应该包括:标题、本文案想表现的具体主题、内容展开的各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具体声音形象、画面形象安排、台词/解说词、互动设计(限于H5)等的安排,以及各环节相应的时长和呈现效果说明。
③创意方案设计不能做成“百度百科”式的讲解,对对象的介绍展示不必面面俱到,而应呈现对象最有特点、有故事性、有冲突性、有趣味性的一面。
④创意文案质量标准:主题积极向上,符合竞赛主旨;文案设计有创意,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能吸引人;图片、音频、视频等的安排和呈现方式恰当,能较好展示对象、充分阐释主题。
⑤选手需提交原创承诺书,创意文案不可直接和完全使用AI生成内容,违者将取消参赛资格。
选手可结合所提交的“经典之光与时代新声”创意文案进行影视化创作,可借鉴《如果国宝会说话》或组委会提供的创意文案及其作品样例(可参看“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组委会”公众号相关文章),长度不超过2分钟。影视化创作为选做环节,不纳入个人赛决赛总分,另进行视频单项奖的评选。完成该环节时选手需提交原创承诺书,不可直接和完全使用AI生成内容,违者将取消参赛资格。
(二)团队赛
1.总决赛团队
每个赛区经过赛区内部决赛选拔,选取前2个团队参加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团队赛决赛。
2.总决赛比赛环节
团队赛总决赛为现场赛(具体参赛安排另行通知):具体包括笔试和人文演绎。笔试内容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经史策问等,人文演绎包括古诗创作及誊抄、知识问答、人文表演等。
l 赛程安排
(一)各赛区选拔:7月至10月
(二)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决赛:11月至12月
l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本次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中央民族大学。
秘书处电子邮箱:bjrwzsjs@163.com
联系人:闫建敏 13121600015
任青丞 15901363346
任 坡 13522975752
四、校内联系人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余老师,联系电话:010-89734144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2025年9月25日
附件:
1.2025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学科竞赛领导小组名单
2.2025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方案
3.2025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方案
4.2025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大赛方案